中國網財經5月19日訊(記者葉淺 見習記者蘇楠)合縱科技“百億營收”的口號言猶在耳。
近日,合縱科技公告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擬將“配用電自動化終端產業(yè)化項目”未使用的募集資金及專戶銀行存款利息,用于公司光伏發(fā)電EPC總包新項目,以尋求新的業(yè)績增長點等。
據了解,合縱科技轉型新能源由來已久。資料顯示,公司于2015年6月上市,以輸配電設備制造起家。此后收購湖南雅城,參股天津茂聯,形成電力行業(yè)、新能源鋰電池產業(yè)、天津茂聯及贊比亞礦山三大板塊多輪驅動的業(yè)務格局。
(資料圖)
合縱科技在2018年財報中放出豪言,預計到2021年,公司電力板塊收入將達到25-30億元,天津茂聯60億元,湖南雅城15-20億元,共計100-110億元。
如今,白云蒼狗,已來到了第五個年頭。合縱科技于近期發(fā)布2022年財報,公告其實現營收約29.62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88.65萬元,歸母凈利潤723.21萬元。
且據同花順iFinD,合縱科技已連續(xù)三年不分配不轉增,上市后累計派現1.43億元,卻增發(fā)四次,累計實際募資凈額為20.84億元。
電力板塊萎縮:預計25-30億,現不及15億
2018年,合縱科技輸配電設備制造業(yè)務正值壯年,當年實現營收約14.90億元,公司做出電力板塊預計將于2021年收入將達25億元-30億元的預測。
然而,事后來看,伴隨著公司經營情況及新冠疫情等內外部因素的變化,2018年的收入規(guī)模是合縱科技電力板塊上市以來收入的峰值。2019年至2022年,公司輸配電設備制造業(yè)務實際收入分別約11.01億元、7.15億元、12.25億元、11.87億元,均不及2018年同期水平。
合縱科技對傳統(tǒng)電力板塊所涉及的輸配電設備制造相關業(yè)務等的重視程度或亦有所下降。
2021年6月,合縱科技定增實際募資9.72億元,擬發(fā)展配用電自動化終端產業(yè)化項目、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設備制造項目、配電物聯網研發(fā)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明確擬用于公司輸配電業(yè)務的資金占比約51.76%。但隨著合縱科技近日公告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前述資金均已另作他用。
2022年4月,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發(fā)布關于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情況的通報,合縱科技因產品存在較嚴重質量問題,被暫停2022年3月19日至9月18日期間的中標資格,時間長達半年。
電力工程建設與咨詢業(yè)務,尤其是智慧能源及相關的EPC項目被合縱科技視為公司電力板塊的戰(zhàn)略增長點,但2021年、2022年,電力工程建設與咨詢業(yè)務收入分別約為1.01億元、1.36億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約為4.17%、4.58%,占比相對較小。
天津茂聯持續(xù)虧損 贊比亞銅鈷礦淡出年報
在合縱科技2018年為自己搫畫的百億營收藍圖中,天津茂聯是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公司預計到2021年天津茂聯現有生產線營收可達35億元,三元前驅體生產線營收可達7億元,贊比亞冶煉廠銅鈷產品等創(chuàng)造的營收可達18億元,三者合計營收可達60億元,占總預計營收比例可達54.55%-60%。
據同花順iFinD,合縱科技在銅鈷礦方面的布局及公司規(guī)劃于2017年-2019年間吸引了包括東興證券、安信證券、財通證券在內的數家券商分析師研報關注。公司股價也于此期間走出了波瀾迭起的行情。
按照合縱科技如今的營收規(guī)模,公司對天津茂聯的業(yè)績預期顯然沒有兌現。實際上,2020年至2022年,天津茂聯分別實現營收約14.52億元、16.04億元、14.18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約-2.32億元、-2.32億元、-2.22億元。
同期,合縱科技每年主因聯營企業(yè)虧損計提的投資損益分別約為-6398.73萬元、-3556.21萬元、-7085.81萬元,占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約為7.60%、-33.51%、-221.41%。其中,2021年、2022年,公司在年報中直接表示,投資收益為負主要系天津茂聯虧損所致。
至于曾被各方熱捧的贊比亞銅鈷礦,合縱科技于2018年年報中重點提過之后,2019年年報至2021年年報僅偶有提及,至近期2022年年報發(fā)布時,則再無“贊比亞”相關表述。
或許是因為合縱科技當年為贊比亞恩卡納銅鈷礦相關消息造勢過猛,直至2023年,仍有關注公司的老股民問起此事。公司則表示,參股公司天津茂聯海外銅鈷礦的產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暫無法精確計量;出于對自身經營規(guī)劃及行業(yè)情況判斷,天津茂聯目前鈷產線尚未啟動。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5月11日,合縱科技曾公告擬以現金5000萬美金收購公司參股公司天津茂聯的全資子公司香港茂聯持有的ENRC(BVI) Limited100%的股權,ENRC(BVI) Limited 下屬子公司--恩卡納合金冶煉有限公司擁有礦業(yè)權。
合縱科技在公告中明確表示,該次股權轉讓前,ENRC(BVI) Limited為香港茂聯100%持股公司,該次股權轉讓完成后,ENRC(BVI) Limited成為公司100%控股子公司。
2021年6月2日,合縱科技曾在給深交所的2020年年報問詢回復中回應此事,稱將加快公司購買 ENRC(BVI) Limited 100%股權的交割進程。但直至現在,公司始終未并表ENRC(BVI) Limited,且依然稱贊比亞銅鈷礦為參股公司天津茂聯旗下資產。
據天眼查,2019年1月31日,合縱科技與參股公司寧波源縱股權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等曾聯合創(chuàng)立北京恩卡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合縱科技實控人劉澤剛擔任法定代表人,但該公司已于2020年12月18日注銷。天津茂聯歷史及當前對外投資公司共5家,名稱中均不涉及贊比亞恩卡納銅鈷礦相關字眼。
鋰電池材料板塊:“全村的希望” 大跨步擴產受監(jiān)管關注
在合縱科技曾規(guī)劃的所有業(yè)務中,鋰電池材料板塊是相對較接近2018年目標值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該板塊業(yè)務收入分別約為5.47億元、11.04億元、16.39億元。
前述數據雖不及合縱科技預計2021年15-20億元的營收預期,但好歹是離目標值最近的一個,且截至2022年底,公司該板塊業(yè)務收入占比達55.35%,儼然已占據公司業(yè)務版圖的半壁江山。
但合縱科技該項業(yè)務亦面臨風險。一方面,受鋰電池材料部分產品售價波動的影響,公司于2022年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當年度計提資產減值金額約6815.70萬元,占利潤總額比例達212.97%,為公司當年度盈利情況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5月15日,深交所曾為此向合縱科技發(fā)出年報問詢函,要求公司按照產品類型分類說明存貨主要內容、跌價測試過程等,并要求公司說明以前期間計提跌價準備是否充分、本次跌價準備的計提依據。
此外,或部分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車需求近年來不斷增長,合縱科技同步開始大跨步擴張磷酸鐵產能。
據合縱科技2022年年報,湖南雅城寧鄉(xiāng)新基地5萬噸磷酸鐵項目和貴州雅友一期10萬噸磷酸鐵項目均進行試生產,以上兩條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后,湖南雅城磷酸鐵產能將達到 21 萬噸/年。
同時湖南雅城在貴州甕安二期項目已開工建設,貴州雅友二期項目建設完工后,將進一步提升合縱科技鋰電池材料板塊中磷酸鐵產品的產能。其中,貴州雅友二期磷酸鐵一體化項目預計產能20萬噸,達產后,公司磷酸鐵產能將達41萬噸。
為此,合縱科技資產負債表在建工程余額成倍擴張,截至2022年底,約為6.61億元,同比增加685.57%。深交所在年報問詢函中表示關注,并要求公司說明在建工程大幅增長的合理性,論證是否存在產能過剩風險及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減值跡象。
2018年以來,國內的經濟環(huán)境風云變幻,電池行業(yè)技術不斷發(fā)展、新冠疫情從蔓延到結束,合縱科技難以全然獨立于外部環(huán)境,亦難以擺脫內部經營因素的影響。
但回望合縱科技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之間最高或達百億的市值,及多年沉寂至今約50億元的市值,還是映照了A股市場最樸素的那句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