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軾被貶的黃州是現(xiàn)在的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qū)。
2、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4、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shù)毓賳T監(jiān)視。
5、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
6、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7、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shù)臀?,并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jīng)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
8、蘇軾到任后,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9、公務之余,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
10、“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
11、擴展資料: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
12、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
13、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準。
14、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
15、常州一帶水網(wǎng)交錯,風景優(yōu)美。
16、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
17、蘇軾于是選擇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18、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蘇軾。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