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譯文:晉明帝才幾歲的時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
(相關(guān)資料圖)
2、當(dāng)時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起洛陽的情況,不覺傷心流淚。
3、明帝問父親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過江來的意圖一五一十地告訴他。
4、于是問明帝:“你看長安和太陽相比,哪個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
5、沒聽說過有人從太陽那邊來,想想就知道。
6、”元帝對他的回答感到驚訝。
7、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飲,就把明帝這個意思告訴大家,并且再重問他一遍,不料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
8、”元帝驚愕失色,問他:“你為什么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現(xiàn)在抬起頭就能看見太陽,可是看不見長安。
9、”原文: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
10、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11、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
12、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
13、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
14、”元帝異之。
15、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
16、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
17、”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
18、“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19、”出處:《世說新語·夙惠》——南北朝·劉義慶擴展資料創(chuàng)作背景《世說新語》的編纂成書固然與劉宋家族對魏晉風(fēng)流的喜好和社會各層人士對魏晉風(fēng)流的追慕有關(guān),然而劉義慶之所以對魏晉士人情有獨鐘化大氣力與其門客共襄盛舉還有他個人身世的內(nèi)在原因。
20、在這樣的背景下,劉義慶不得不加倍小心謹慎,以免遭禍。
21、本傳言“太白星犯右執(zhí)法,義慶懼有災(zāi)禍,乞求外鎮(zhèn)。
22、”這實際上是劉義慶借故離開京城,遠離是非之地。
23、盡管文帝下詔勸解寬慰但架不住劉義慶“固求解仆射乃許之”。
24、劉義慶終于得以外鎮(zhèn)為荊州刺史。
25、外鎮(zhèn)后的劉義慶仍然如同驚弓之鳥,心有余悸。
26、他處在宋文帝劉義隆對于宗室諸王懷疑猜忌的統(tǒng)治之下為了全身遠禍,于是招聚文學(xué)之士寄情文史編輯了《世說新語》這樣一部清談之書。
27、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長安何如日遠。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